魏書[二十四史之一]

魏書[二十四史之一]

《魏書》是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是二十四史之一,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 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1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成書過程

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權時,就曾由鄧淵編寫代記十餘卷,以後崔浩、高允等繼續編寫魏史,都採用編年體。

太和十一年(487年),李彪參加修史,始改為紀傳體,大概編寫到拓跋弘統治時代。以後,邢巒、崔鴻等先後編寫了高祖(元宏)、世宗(元恪)、肅宗(元詡)三朝的起居注。

北魏原有鄧淵所撰《代記》、崔浩所撰《國書》等編年史,和李彪、崔光改修的紀傳體史書等,為魏收取材所資,今皆亡佚。南朝著作如沈約《宋書》等,魏收當亦得見。他於天保二年(551年)奉詔撰魏史,五年(554年)完成。雖有高隆之任總監,房延佑等六人協助斟酌,主要由魏收執筆。

魏收以前和同時代人曾經編寫過魏史和其他資料,隋、唐時期也有人另寫過幾種魏書,這些書都沒有傳下來。唐代李延壽的北史,其中北魏部分基本上是魏書的節錄。因此,魏書是現存敘述北魏歷史的最原始和比較完備的資料。

當時,文宣帝高洋對他說:“好直筆,我終不作魏太武誅史官。”高洋這個人在歷史上並不怎么樣,但他能講出這樣的話,也是難得的。

魏收撰《魏書》,可以直接繼承、借鑑的文獻並不多。據他自己說,可資參考者,主要有鄧淵的《代記》十餘卷,崔浩的編年體《國書》(一稱《國記》),李彪改編年體為紀、表、志、傳綜合體國史等,但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巒、崔鴻、王遵業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暉業撰的《辨宗室錄》;其餘就是當時還能見到的有關譜碟、家傳。

魏收與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博總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帝紀十四篇,列傳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認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不料,《魏書》的撰成,在北齊統治集團中卻掀起了一陣陣軒然大波。有人說,《魏書》“遺其家世職位”;有人說,“其家不見記載”;也有人說,《魏書》記事“妄有非毀”,等等,一時間鬧得“群口沸騰”。

這場風波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一是北齊皇帝高洋、高演、高湛都相繼過問此事;二是在十幾年中魏收兩次奉命對《魏書》作了修改;三是於“眾口渲然”中《魏書》被有些人稱作“穢史”。這最後一條,影響所及,直至於今。

流傳

魏書 魏書

魏書在宋初業已殘缺,嘉祐六年(1061年)曾命館閣官校勘魏書和宋、齊、梁、陳、北齊、周書。今魏書前有目錄序,署名為劉攽、劉恕、安燾和范祖禹,不記年月,大致當在治平四年至熙寧三年(1067-1070)間。

二劉和祖禹都是宋代有名史學家,尤其劉恕精熟南北朝史事。他們作了較細緻的校勘,查出本書殘缺為後人所補各卷,並比對了修文殿御覽、北史和唐人各種史鈔、史目,將補缺各卷的來源“各疏於逐卷之末”,目錄中也註明那一些卷“闕”或“不全”。

今將補闕各卷的宋人校語移入校記,目錄傳本錯誤,有原闕無注,或不闕而注闕,今皆改正。通計全闕二十六卷,不全者三卷。

北宋初刻的確切年月無考,據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至遲不晚於政和中。這個初刻本當時就流傳不廣,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曾在四川翻刻魏書和其他六史,這兩種本子都沒有傳下來。

傳下來的魏書最早刻本也是南宋翻刻,但傳世的這個本子都有元、明二朝補版,即所謂“三朝本”。

193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的所謂“宋蜀大字本”,其實也就是這種三朝本。北京圖書館藏魏書善本三部,也都是三朝本,該館善本書目七三五四號一種和商務印書館影印所據底本相近。

清代以來補表補志

萬斯同:《魏諸帝統系圖》、《魏諸王世表》、《魏異姓諸王世表》、《魏外戚諸王世衰》、《魏將相大臣年表》、《西魏將相大臣年表》、《東魏將相大臣年表》。

吳廷燮:《元魏方鎮年表》。以州為綱,每州之下按年記途任刺史之人名,並舉出處。序文中概括敘述北魏疆域之開拓,較《地形志》更為簡要有用。

溫曰鑒:《魏書地形志校錄》。書名校錄,實為據正史及各種古地誌為《地形志》訂訛補缺。雖未能恢復拓跋氏疆域全貌,足供利用《地形志》時參考。

盧文弨:《魏書禮志校補》。據《通典》補《禮志》第十四之缺頁。

陳毅:《魏書宮氏志疏證》。

谷霽光:《補魏書兵志》。

羅振玉(1866-1940):《魏書宗室傳注及表》。據出土墓誌注《魏書》神元平文諸帝子孫至孝文五王列傳,訂正名字年月誤字,補充世系官爵。附宗室世系表,增補周嘉猷表之脫漏。書成於1924年,以後出土的很多墓誌未及利用。

朱祖延:《北魏佚書考》。

謝啟昆:《西魏書》。啟昆(1737-1802)字蘊山,因北齊人魏收所撰寫的《魏書》只記載北魏與東魏的歷史而不載西魏歷史,為補正魏收之闕,啟昆為此而纂錄此籍。史書材料都來源於正史及《通鑑》等。

《西魏書》二十四卷,紀、傳、載記之外,有封爵、大事、異域三表,紀象、儀制、地域、百官四考。材料來源於正史及《通鑑》等,可供參閱,不宜作為史料引用。

其他考訂

魏書源流考 李正奮著 抄本(8)
魏書校勘記 (清)王先謙撰(9)
魏書札記(清)李慈銘撰 民國時期印本(10)
魏書宗室傳注 十二卷(清)羅振玉注 民國時期鉛印本(11)
魏書宗室傳注校補(清)羅振玉撰 民國時期印本(12)
補後魏書藝文志 李正奮編 民國間抄本(13)
西魏書 二十四卷 附錄一卷(清)謝啟昆撰 清刻本(14)

四庫提要

《魏書》·一百十四卷(內府刊本)

北齊魏收奉敕撰。收表上其書,凡十二《紀》、九十二《列傳》,分為一百三十卷。

今所行本為宋劉恕、范祖禹等所校定。恕等《序錄》,謂隋魏澹更撰《後魏書》九十二卷。唐又有張太素《後魏書》一百卷。今皆不傳。

魏史惟以魏收書為主,校其亡逸不完者二十九篇,各疏於逐篇之末。然其據何書以補闕,則恕等未言。

《崇文總目》謂澹書才存《紀》一卷、太素書存《志》二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引《中興書目》,謂收書闕《太宗紀》,以魏澹書補之。《志》闕《天象》二卷,以張太素書補之。又謂澹、太素之書既亡,惟此《紀》《志》獨存,不知何據。是振孫亦疑未能定也。

今考《太平御覽·皇王部》所載《後魏書》,《帝紀》多取魏收書,而芟其字句重複。《太宗紀》亦與今本首尾符合,其中轉增多數語。(“永興四年宴群臣於西宮使各獻直言”下,多“弗有所諱”四字。“泰常八年廣西宮起外牆垣周回二十里”下,多“是歲民飢,詔所在開倉賑給”十一字。案此數語,《北史》有之,然《北史》前後之文與《御覽》所引者絕異。)

夫《御覽》引諸史之文,有刪無增,而此紀獨異,其為收書之原本歟。抑補綴者取魏澹書而間有節損歟。然《御覽》所引《後魏書》,實不專取一家。

如此書卷十二《孝靜帝紀》亡,後人所補,而《御覽》所載《孝靜紀》,與此書體例絕殊。

又有西魏《孝武紀》《文帝紀》《廢帝紀》《恭帝紀》,則疑其取諸魏澹書。(《隋書·魏澹傳》自道武下及恭帝為十二紀。劉知幾《史通》云:“澹以西魏為真,故文帝稱紀。”)又此書卷十三《皇后傳》亡,亦後人所補。

今以《御覽》相校,則字句多同,惟中有刪節。而末附《西魏五後》,當亦取澹書以足成之。

蓋澹書至宋初尚不止僅存一卷,故為補綴者所取資。至澹書亦闕,始取《北史》以補之(如《崔彧》《蔣少游》及《西域傳》)。故《崇文總目》謂魏澹《魏史》、李延壽《北史》與收史相亂,卷第殊舛。是宋初已不能辨定矣。

惟所補《天象志》二卷為唐太宗避諱,可信為唐人之書無疑義耳。

收以是書為世所詬厲,號為“穢史”。今以收《傳》考之,如雲收受爾朱榮子金,故減其惡。其實榮之凶悖,收未嘗不書於冊。至《論》中所云,若“修德義之風,則韓、彭、伊、霍,夫何足數”。反言見意,正史家之微詞。指以虛褒,似未達其文義。

又雲楊愔、高德正勢傾朝野,收遂為其家作傳;其預修國史,得陽休之之助,因為休之父固作佳傳。案:愔之先世為楊椿、楊津,德正之先世為高允、高祐。椿、津之孝友亮節,允之名德,祐之好學,實為魏代聞人。寧能以其門祚方昌,遂引嫌不錄。況《北史·陽固傳》稱,固以譏切聚斂,為王顯所嫉,因奏固剩請米麥,免固官,從征硤石。李平奇固勇敢,軍中大事,悉與謀之。不雲固以貪虐先為李平所彈也。

李延壽書作於唐代,豈亦媚陽休之乎?又雲盧同位至儀同,功業顯著,不為立傳。崔綽位止功曹,本無事跡,乃為首傳。夫盧同希元義之旨,多所誅戮,後以義黨罷官,不得雲功業顯著。綽以卑秩見重於高允,稱其道德,固當為傳獨行者所不遺。觀盧文訴辭,徒以父位儀同,綽僅功曹,較量官秩之崇卑,爭專傳附傳之榮辱(《魏書》初定本、《盧同》附見《盧元傳》,《崔綽》自有傳,後奉敕更審,同立專傳,綽改入附傳),是亦未足服收也。

蓋收恃才輕薄,有驚蛺蝶之稱,其德望本不足以服眾。又魏、齊世近,著名史籍者並有子孫,孰不欲顯榮其祖父。既不能一一如志、遂譁然群起而攻。平心而論,人非南董,豈信其一字無私?但互考諸書,證其所著,亦未甚遠於是非。“穢史”之說,無乃已甚之詞乎。李延壽修《北史》,多見館中墜簡,參核異同,每以收書為據。其為《收傳論》云:“勒成魏籍,婉而有章,繁而不蕪,志存實錄。”其必有所見矣。今魏澹等之書俱佚,而收書終列於正史,殆亦恩怨並盡而後是非乃明歟。收敘事詳贍,而條例未密,多為魏澹所駁正。《北史》不取澹書,而《澹傳》存其《敘例》。絕不為掩其所短,則公論也。

《魏書》至宋時已缺二十九卷。

寫作特點

《魏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民族政權史事的著作。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的史書是記載漢族的歷史。其實,這個看法並不是很妥帖的。自《史記》、《漢書》開始,歷代“正史”中都有少數民族歷史記載的專篇。十六國時,出現了許多記述各個割據政權史事的專書,可惜大部分都失傳了。《魏書》記述了我國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從四世紀末葉至六世紀中葉(即北魏道武帝至東魏孝靜帝)的歷史,內容涉及到它的發展興盛、統一北方、實現封建化和門閥化的過程,以及北魏、東魏與南朝宋、齊、梁三朝關係的歷史;《魏書·序紀》還追敘拓跋氏的遠祖至二十餘代的史事,雖未可盡信,但卻大致闡述了拓跋氏的歷史淵源。因此,研讀《魏書》,對於認識我國歷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這一客觀事實,必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魏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時代特點方面的自覺性。除了它的列傳具有比《宋書》更突出的家傳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書》的志,新增《官氏志》、《釋老志》兩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啟》中說,這兩篇志所記述的內容是“魏代之急”、“當今之重”。《官氏志》首記官制,後敘姓族,記載了鮮卑氏族的名稱及所改之姓、官制和制度的變化,為研究拓跋部落的發展擴大及漢化提供了完備的資料,是反映北魏統治封建化、門閥化的重要文獻。《釋老志》記佛、道二教,以記佛教為主。它敘述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詳細記載了它在北魏的興衰史。重姓族,崇佛教,這正是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歷史特點。此志乃魏書首創,首次有史書記載佛道兩教的流傳及變革,尤其對於記載佛教發展十分詳實,可看作是一部中國佛教簡史。魏書首辟專篇記錄宗教,是其在歷史上的功勞。

這兩個特點,也可以看作是《魏書》的主要成就。

歷史上有不少人批評《魏書》,僅劉知幾《史通》一書,批評魏收及其《魏書》的地方,就有數十處之多。但歷史上也是有人肯定它的。唐初,許多史家認為《魏書》“已為詳備”;李延壽更是稱讚它“追蹤班、馬,婉而有則,繁而不蕪,持論序言,鉤沉致遠”。隋唐時期,重撰魏史者甚多,但千載而下,諸家盡亡,《魏書》獨存,說明它是經得起歷史的選擇的。

以今天的眼光怎樣看待《魏書》所引起的這場風波呢?至少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在門閥地主居於統治地位的時代,死人的歷史地位直接關係到活人的現實利益,這比封建社會任何其他時期都更為突出。唯其如此,門閥地主對其家世、郡望、先人的職位才這樣敏感,這樣關心。《魏書》的風波,不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地主直接干預史書編撰工作的一個突出例子罷了。第二,不論是當時的人以《魏書》在記述門閥地主家世時的某些“不實”為理由。還是後人以《魏書》“黨齊毀魏”(維護北齊而詆毀東魏)為口實,把《魏書》稱作“穢史”,都是不妥當的。曲筆,一向為正直的史家和讀者所唾棄,無疑是應當反對的;但也不能因為一部史書存在某些曲筆就全然否定它,以致謚為“穢史”。曲筆和穢史,既有聯繫,又不可完全等同起來。否則,就會把許多存在曲筆的史書都視為“穢史”,那是極不妥當的。《魏書》的風波所造成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澄清這些問題,是後人研讀《魏書》所必要的。

魏書向稱“穢史”有所謂“曲筆”,其實關鍵在於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史書之上。他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凡是史官的祖先姻戚,“多列史傳”,“飾以美言”,還有受賄行為。由於魏收在列傳人物的去取褒貶上觸犯了某些門閥地主,諸家子孫控訴“不平”的一百多人。可見魏收並不完全代表所謂“門閥地主”的干預,而更多的是他個人的“私慾”。

《隋唐嘉話》言:“梁常侍徐陵聘於齊,時魏收文學北朝之秀,收錄其文集以遺陵,令傳之江左。陵還,濟江而沈之,從者以問,陵曰:‘吾為魏公藏拙。’ ”表明魏收當時就為人不齒。又魏書成書後眾口沸騰,當時遍罵為“穢史”,被迫兩次重訂乃成。

早在北魏末年魏收就參加“國史”和起居注的編寫。他在東魏、北齊雖然官職步步高升,直做到尚書右僕射,但除起草詔令之外,修史長期是他的專職。這次設局纂修,高隆之只是掛名,魏收推薦的史官都是一向趨奉自己的人,凡事由收專主。

此外魏書多取不可信之言論,李延壽截取魏書大部分入北史也為司馬光譏誚。魏書之價值在於沒有更多的史書留存。魏收以前和同時代人曾經編寫過魏史和其他資料,隋、唐時期也有人另寫過幾種魏書,這些書都沒有傳下來。唐代李延壽的北史,其中北魏部分基本上是魏書的節錄。因此,魏書是現存敘述北魏歷史的最原始和比較完備的資料。

魏書十志內容疏略,楊守敬批評地形志“貌似高古,然有詳所不當詳,略所不當略者”。詳略失當,不僅地形一志,其他各志也是一樣。例如食貨志不記徭役;官氏志不記官府部門,官吏職司;天象志四卷、靈徵志二卷,全是宣揚災變祥瑞。

不管紀傳和志,魏書都載入大量無關重要的詔令、奏議,以致篇幅臃腫。但卻也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資料,例如李安世傳載請均田疏,張普惠傳載論長尺大斗和賦稅疏等,有助於對北魏均田制和殘酷剝削的瞭解。書中所載文章詩歌是後人搜輯北魏詩文的主要來源。

曲筆之言,修魏史者如崔浩因修史被誅,所以史官多不敢直書拓跋之“隱惡”,固可以諒解,評為“穢史”主要還是因為魏收的不良人品直接作用於修史的過程及考證引用之不精確治學不嚴謹的緣故。

作品目錄

本紀

本紀第一 - 序紀

本紀第二 - 太祖道武帝

本紀第三 - 太宗明元帝(補)

本紀第四上 - 世祖太武帝

本紀第四下 - 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

本紀第五 - 高宗文成帝

本紀第六 - 顯祖獻文帝

本紀第七上 - 高祖孝文帝

本紀第七下 - 高祖孝文帝

本紀第八 - 世宗宣武帝

本紀第九 - 肅宗孝明帝

本紀第十 - 敬宗孝莊帝

本紀第十一 - 前廢帝・後廢帝・出帝

本紀第十二 - 東魏孝靜帝(補)

列傳

列傳第一 皇后 - 神元皇后竇氏・文帝皇后封氏・桓帝皇后祁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獻明皇后賀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劉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連氏・太武敬哀皇后賀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文成文明皇后馮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獻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貞皇后林氏・孝文廢皇后馮氏・孝文幽皇后馮氏・孝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順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靈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靜皇后高氏(補)

列傳第二 神元平文諸帝子孫- 上谷公紇羅・建德公嬰文・真定侯陸・武陵侯因・長樂王壽樂・望都公頹・曲陽侯素延・順陽公郁・宜都王目辰・穆帝長子六修・吉陽男比干・江夏公呂・高涼王孤・西河公敦・司徒石・武衛將軍謂・淮陵侯大頭・河間公齊・扶風公處真・文安公泥

列傳第三 昭成子孫 - 寔君・秦明王翰・常山王遵・陳留王虔・毗陵王順・遼西公意烈・窟咄(補)

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 - 清河王紹・陽平王熙・河南王曜・河間王修・長樂王處文・廣平王連・京兆王黎

列傳第五 明元六王 - 樂平王丕・安定王彌・樂安王范・永昌王健・建寧王崇・新興王俊(補)

列傳第六 太武五王 - 晉王伏羅・東平王翰・臨淮王譚・廣陽王建・南安王余(補)

列傳第七上 景穆十二王上 - 陽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汝陰王天賜・樂浪王萬壽・廣平王洛侯(補)

列傳第七中 景穆十二王中 - 任城王雲

列傳第七下 景穆十二王下 - 南安王楨・城陽王長壽・章武王太洛・樂陵王胡兒・安定王休

列傳第八 文成五王 - 安樂王長樂・廣川王略・齊郡王簡・河間王若・安豊王猛(補)

列傳第九上 獻文六王上 - 鹹陽王禧・趙郡王乾・廣陵王羽・高陽王雍・北海王詳

列傳第九下 獻文六王下 - 彭城王勰

列傳第十 孝文五王 - 廢太子恂・京兆王愉・清河王懌・廣平王懷・汝南王悅(補)

列傳第十一 - 衛操・莫含・劉庫仁

列傳第十二 -燕鳳・許謙・張袞・崔玄伯・鄧淵

列傳第十三 - 長孫嵩・長孫道生(補)

列傳第十四 - 長孫肥・尉古真

列傳第十五 - 穆崇

列傳第十六 - 和跋・奚牧・莫題・庾業延・賀狄乾・李栗・劉潔・古弼・張黎

列傳第十七 - 奚斤・叔孫建

列傳第十八 - 王建・安同・樓伏連・丘堆・娥清・劉尼・奚眷・車伊洛・宿石・來大千・周幾・豆代田・周觀・閭大肥・尉撥・陸真・呂洛拔

列傳第十九 - 於栗磾

列傳第二十 - 高湖・崔逞・封懿

列傳第二十一 - 宋隱・王憲・屈遵・張蒲・谷渾・公孫表・張濟・李先・賈彝・薛提(補)

列傳第二十二 - 王洛兒・車路頭・盧魯元・陳建・萬安國(補)

列傳第二十三 - 崔浩

列傳第二十四 - 李順

列傳第二十五 - 司馬休之・司馬楚之・司馬景之・司馬叔璠・司馬天助

列傳第二十六 - 刁雍・王慧龍・韓延之・袁式

列傳第二十七 - 李寶

列傳第二十八 - 陸俟

列傳第二十九 - 源賀

列傳第三十 - 薛辯・寇讃・酈范・韓秀・堯暄

列傳第三十一 - 嚴棱・毛修之・唐和・劉休賓・房法壽

列傳第三十二 - 羅結・伊馛・乙瑰・和其奴・苟頹・薛野?・宇文福・費於・孟威

列傳第三十三 - 韋閬・杜銓・裴駿・辛紹先・柳崇

列傳第三十四 - 竇瑾・許彥・李訢

列傳第三十五 - 盧玄

列傳第三十六 - 高允

列傳第三十七 - 李靈・崔鑒

列傳第三十八 - 尉元・慕容白曜

列傳第三十九 -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

列傳第四十 - 趙逸・胡方回・胡叟・宋繇・張湛・宋欽・段承根・闞駰・劉昞・趙柔・索敞・陰仲達

列傳第四十一 - 李孝伯・李沖

列傳第四十二 - 游雅・高閭

列傳第四十三 - 游明根・劉芳

列傳第四十四 - 鄭羲・崔辯

列傳第四十五 - 高祐・崔挺

列傳第四十六 - 楊播

列傳第四十七 - 劉昶・蕭寶寅・蕭正表

列傳第四十八 - 韓麒麟・程駿

列傳第四十九 - 薛安都・畢眾敬・沈文秀・張讜・田益宗・孟表

列傳第五十 - 李彪・高道悅

列傳第五十一 - 王肅・宋弁

列傳第五十二 -郭祚・張彝

列傳第五十三 - 邢巒・李平

列傳第五十四 - 李崇・崔亮

列傳第五十五 - 崔光

列傳第五十六 -甄琛・高聰

列傳第五十七 - 崔休・裴延俊・袁翻

列傳第五十八 - 劉藻・傅永・傅豎眼・李神

列傳第五十九 - 裴叔業・夏侯道遷・李元護・席法友・王世弼・江悅之・淳于誕・李苗

列傳第六十 - 陽尼・賈思伯・李叔虎・路恃慶・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列傳第六十一 -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

列傳第六十二 - 爾朱榮

列傳第六十三 - 爾朱兆・爾朱彥伯・爾朱度律・爾朱天光

列傳第六十四 - 盧同・張烈

列傳第六十五 - 宋翻・辛雄・羊深・楊機・高崇

列傳第六十六 - 孫紹・張普惠

列傳第六十七 - 成淹・范紹・劉桃符・劉道斌・董紹・馮元興・鹿悆・張熠

列傳第六十八 - 朱瑞・叱列延慶・斛斯椿・賈顯度・樊子鵠・賀拔勝・侯莫陳悅・侯淵

列傳第六十九 - 綦俊・山偉・劉仁之・宇文忠之(補)

列傳第七十 - 李琰之・祖瑩・常景(補)

列傳第七十一上 外戚上 - 賀訥・劉羅辰・姚黃眉・杜超・賀迷・閭毗・馮熙・李峻・李惠(補)

列傳第七十一下 外戚下 - 高肇・於勁・胡國珍・李延寔(補)

列傳第七十二 儒林 - 梁越・盧醜・張偉・梁祚・平恆・陳奇・常爽・劉獻之・張吾貴・劉蘭・孫惠蔚・徐遵明・董征・刁沖・盧景裕・李同軌・李業興(不全)

列傳第七十三 文苑 - 袁躍・裴敬憲・盧觀・封肅・邢臧・裴伯茂・邢昕・溫子升(補)

列傳第七十四 孝感(補)

列傳第七十五 節義(補)

列傳第七十六 良吏

列傳第七十七 酷吏(補)

列傳第七十八 逸士

列傳第七十九 術藝(不全)

列傳第八十 列女(不全)

列傳第八十一 恩幸

列傳第八十二 閹官

列傳第八十三 - 匈奴劉聰・羯胡石勒・鉄弗劉虎・徒何慕容廆・臨渭氐苻健・羌姚萇・略陽氐呂光

列傳第八十四 - 僭晉司馬睿・賨李雄

列傳第八十五 - 島夷桓玄・海夷馮跋・島夷劉裕

列傳第八十六 - 島夷蕭道成・島夷蕭衍

列傳第八十七 - 私署涼州牧張寔・鮮卑乞伏國仁・鮮卑禿髮烏孤・私署涼王李皓・盧水胡沮渠蒙遜

列傳第八十八 -高句麗・百濟・勿吉・失韋・豆莫婁・地豆於・庫莫奚・契丹・烏洛侯

列傳第八十九 - 氐・吐谷渾・宕昌羌・高昌・鄧至・蠻・獠

列傳第九十 西域 - 鄯善・于闐・車師・焉耆・龜茲・烏孫・疏勒・悅般・波斯・大月氏・安息・大秦國(補)

列傳第九十一 - 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車(補)

列傳第九十二 - 自序(補)

前上十志啟

臣收等啟:昔子長命世偉才,孟堅冠時特秀,憲章前哲,裁勒墳史,紀傳之間,申以書志,緒言余跡,可得而聞。叔峻刪緝後劉,紹統削撰季漢,十志實范遷、固,表蓋闕焉。曹氏一代之籍,了無具體;典午絡世之筆,罕雲周洽。假復事播,四夷盜聽,間有小道俗言,要奇好異,考之雅舊,鹹乖實錄。自永嘉喪圮,中原淆然,偏偽小書,殆無可取。魏有天下,跨蹤前載,順末克讓,善始令終。陛下極聖窮神,奉天屈己,顧眄百王,指掌萬世,深存有魏撫運之業,永念神州人倫之緒。臣等肅奉明詔,刊著魏籍,編紀次傳,備聞天旨。竊謂志之為用,網羅遺逸,載紀不可,附傳非宜。理切必在甄明,事重尤應標著,搜獵上下,總括代終,置之眾篇之後,一統天人之跡,偏心末識,輒在於此。是以晚始撰錄,彌歷炎涼,采舊增新,今乃斷筆。時移世易,理不刻船,登閣含毫,論敘殊致。河溝往時之切,釋志當今之重,藝文前志可尋,官氏魏代之急,去彼取此,敢率愚心。謹成十志二十卷,請續於傳末前前例目,合一百三十一卷。臣等妨官秉筆,迄無可采,塵黷旒冕,墮深冰谷。謹啟。
十一月,持節、都督梁州諸軍事、驃騎將軍、梁州刺史、前著作郎、富平縣開國子臣魏收啟。

平南將軍、司空司馬修史臣辛元植

冠軍將軍、國子博士修史臣刁柔

陵江將軍、尚書左主客郎中修史臣高孝乾

前西河太守修史臣綦母懷文

志第一 - 天象志一

志第二 - 天象志二

志第三 - 天象志三(補)

志第四 - 天象志四(補)

志第五 - 地形志上

志第六 - 地形志中

志第七 - 地形志下

志第八 - 律曆志上

志第九 - 律曆志下

志第十 - 禮志一

志第十一 - 禮志二

志第十二 - 禮志三

志第十三 - 禮志四

志第十四 - 樂志

志第十五 - 食貨志

志第十六 - 刑罰志

志第十七 - 靈征志上

志第十八 - 靈征志下

志第十九 - 官氏志

志第二十 - 釋老志

附錄

舊本魏書目錄敘

《魏書》,十二紀、九十二列傳、十志,凡一百一十四篇,舊分為一百三十一卷,北齊尚書右僕射魏收撰。
初,魏史官鄧淵、崔浩、高允皆作編年書,遺落時事,三不存一。太和中,李彪、崔光始分紀、傳、表、志之目。宣武時,邢巒撰《高祖起居注》,崔鴻、王遵業補續,下逮明帝。其後,溫子升作《莊帝紀》三卷,濟陰王暉業撰《辨宗室錄》三十卷。魏末山偉以代人謅附元天穆、爾朱世隆,與綦雋更主國書,二十餘年,事跡蕩然,萬不記一。
北齊文宣天保二年,詔魏收修魏史。博訪百家譜狀,搜采遺軼,包舉一代始終,頗為詳悉。收所取史官,本欲才不逮己,故房延祐、辛元植、眭仲讓、(校註:原作(睦仲),據《北齊書》改。說見《北齊書》卷三十七、卷四十五校記。)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皆不工纂述,其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論、前後二表、一啟,鹹出於收。五年,表上之。悉焚崔、李舊書。收黨齊毀魏,褒貶肆情,時論以為不平。文宣命收於尚書省與諸家子孫訴訟者百餘人評論。收始亦辯答,後不能抗。范陽盧斐、頓丘李庶、太原王松年,並坐謗史,受鞭配甲坊,有致死者。眾口沸騰,號為《穢史》。時僕射楊愔、高德正用事,收皆為其家作傳,二人深黨助之,抑塞訴辭,不復重論,亦未頒行。孝昭皇建中,命收更加審核。收請寫二本,一送並省,一付鄴下,欲傳錄者,聽之。群臣競攻其失。武成復敕收更易刊正。收既以魏史招眾怨咎,齊亡之歲,盜發其冢,棄骨於外。
隋文帝以收書不實,平繪《中興書》敘事不倫,命魏澹、顏之推、辛德源更撰《魏書》九十二卷,以西魏為正,東魏為偽,義例簡要,大矯收、繪之失,文帝善之。煬帝以澹書猶未盡善,更敕楊素及潘徽、褚亮、歐陽詢別修《魏書》。未成而素卒。唐高祖武德五年,詔侍中陳叔達等十七人分撰後魏、北齊、周、隋、梁、陳六代史,歷年不成。太宗初,從秘書奏,罷修《魏書》,止撰五代史。高宗時,魏澹孫同州刺史克己續十志十五卷,魏之本系附焉。《唐書藝文志》又有張大素《後魏書》一百卷、裴安時《元魏書》三十卷,今皆不傳。稱魏史者,惟以魏收書為主焉。
孔子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三代文章,莫盛於周。東周、秦、漢雖戰爭喪亂,前古遺風餘烈,流而未絕。賢君忠臣蹈道之徒,功業行誼,彰灼顯布。高才秀士,詞章論議,諫諍辯說,嘉謀奇策,皆可以驚聽動俗,為後世輕范。而左丘明、司馬遷、班固,以良史之才,博學善敘事,不虛美隱惡,故傳之簡牘,千餘年而不磨滅。東漢、魏、晉,去聖人稍遠,史官才益淺薄。永興失政,戎狄亂華,先王之澤掃地盡矣。
拓跋氏乘後燕之衰,蠶食並、冀,暴師喋血三十餘年,而中國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鎮皆故部落酋大,雖參用趙魏舊族,往往以猜忌夷滅。爵而無祿,故吏多貪墨;刑法峻急,故人相殘賊;不貴禮義,故士無風節;貨賂大行,故俗尚傾奪。遷洛之後,稍用夏禮。宣武柔弱,孝明沖幼,政刑弛緩,風俗媮惡,上下相蒙,紀綱大壞。母后亂於內,群盜撓其外,禍始於六鎮,釁成於爾朱,國分為二而亡矣。雖享國百餘年,典章制度,內外風俗,大抵與劉、石、慕容、苻、姚略同。道武、太武暴戾甚於聰、虎。孝文之強,不及苻堅。其文章儒學之流,既無足紀述,謀臣辯士將帥功名,又不可希望前世。而修史者言詞質俚,取捨失衷,其文不直,其事不核,終篇累卷,皆官爵州郡名號,雜以冗委瑣曲之事,覽之厭而遺忘,學者陋而不習,故數百年間,其書亡逸不完者,無慮三十卷。今各疏於逐篇之末。然上繼魏、晉,下傳周、齊、隋、唐,百六十年廢興大略,不可闕也。臣攽、臣恕、臣燾、臣祖禹,謹敘目錄,昧死上。

作者簡介

魏收(505-572),字伯起,北齊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人,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 他15歲已能屬文,顯露才華。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入仕後曾任太學博士等職。26歲遷散騎侍郎,典起居注,並修國史,兼中書侍郎。在東魏,官至秘書監,兼著作郎,定州大中正。入北齊,任中書令,兼著作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這距他開始接觸有關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了。他的年輩小於溫子升、邢劭,而文譽齊名,世稱“三才”。溫子升死後,他與邢劭是北齊文壇兩大派的領袖,“邢賞服沈約而輕任昉,魏愛慕任昉而毀沈約”,“各為朋黨”,互相譏訐。當時人祖孝徵評論說:“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優劣也。”(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大體中肯。

梁常侍徐陵聘於齊,時魏收文學北朝之秀,收錄其文集以遺陵,令傳之江左。陵還,濟江而沈之,從者以問,陵曰:吾為魏公藏拙。(出自隋唐嘉話)

二十四史

序號書名記載年代成書年代作者體例卷數
1史記始於黃帝,止於漢武帝元狩元年西漢司馬遷紀傳體130
2漢書始於漢高祖六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東漢班固紀傳體100
3後漢書始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止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南朝宋范曄紀傳體120
4三國志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止於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陳壽紀傳體65
5晉書始於司馬懿,止於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房玄齡紀傳體130
6宋書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宋順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南朝梁沈約紀傳體100
7南齊書始於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止於齊和帝中興2年(公元520年南朝梁蕭子顯紀傳體59
8梁書始於梁武帝蕭衍稱帝(公元502年),止於陳霸先滅梁(公元557年姚思廉紀傳體56
9陳書始於陳武帝陳霸先即位,止於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姚思廉紀傳體36
10魏書始於公元四世紀末,止於六世紀中葉北齊魏收紀傳體114
11北齊書始於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止於北齊亡國李百藥紀傳體50
12周書始於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公元557年),止於公元581年令狐德棻紀傳體50
13隋書始於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止於隋恭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魏徵紀傳體85
14南史始於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李延壽紀傳體80
15北史始於北魏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止於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李延壽紀傳體100
16舊唐書始於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止於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後晉劉昫紀傳體200
17新唐書始於太原起兵歐陽修宋祁紀傳體225
18舊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周世宗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北宋滅後周薛居正紀傳體150
19新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歐陽修紀傳體74
20宋史始於趙匡胤建宋脫脫紀傳體496
21遼史始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公元907年),止於天祚帝耶律延禧遼朝歷史(公元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脫脫紀傳體116
22金史始於女真族的興起,止於金朝滅亡脫脫紀傳體135
23元史始於從蒙古族興起,止於元朝滅亡宋濂紀傳體210
24明史始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廷玉紀傳體332
相關新元史止於北元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民國柯劭忞紀傳體257
相關清史稿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1616年),止於清朝滅亡(1911年民國趙爾巽紀傳體5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